一、行情回顾
2月底随油价回调震荡下跌,受获利盘了结影响,整体跌势较为顺畅,从月K级别来看三月份短纤月跌幅17.84%,基本回吐二月全月涨幅。从日线级别来看,目前短纤MA5下穿MA60,MACD及KDJ指标进入超卖区域,显示短纤具有超跌迹象,后期有望触底反弹。从供需面来看,这波跌势的主要原因是原料走弱、期现商抛货施压,加之下游企业采购清冷,短纤产销持续低迷所致。
1、上游状况
PTA供应方面,除少量装置轮检之外,3月开工率保持近九成,逸盛新材料二线投产后八成负荷运行,国内产能进一步增加。四月,仅新凤鸣(603225,股吧)装置公布检修计划,PTA检修损失量环比有所减少。乙二醇供应方面,经过节后集中补库,聚酯工厂采购量恢复正常,现货紧缺状态缓解,基差回落,3月乙二醇开工负荷有所下调至65%水平,部分装置轮检,大型装置负荷有降低。德州严寒导致的停产装置外围供应下降带来的供应缺口逐步修复。
需求方面,3月聚酯上升至93%水平开工率,目前聚酯负荷高于往年水平,结合聚酯产能基数来看,聚酯产量提升。终端方面,截至3月30日浙地区化纤织造综合开机率为75.61%,环比上升15.56个百分点。
经历回调后,目前处在区间宽幅波动状态,聚酯双原料随原油调整,目前已经回归春节前的运行区间。外围疫情环境再度严峻,一是影响原油需求,或导致原油继续下行,二是影响纺织品出口订单。综合以上因素,预计下月二者将处在区间宽幅震荡。
2、短纤供需情况
据隆众统计,3月直纺涤纶短纤行业平均开工率在88.78%,较上月上涨5.97%,月产量在61.89万吨,环比上涨20.45%,同比下降30.96%。二月部分检修装置重启,短纤产出增加。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月我国进口涤短1.21万吨,进口均价1061.8395美元/吨,进口量环比减少34.95%。当期出口涤纶短纤7.43万吨,出口均价891.3318美元/吨,出口量环比减少11.97%。(进口多为高端短纤,出口多为普通短纤,因此造成均价差异)外贸端,短纤交投热烈,进出口量皆有增加。
图:短纤产销率
3、相关性品种价差
截止3月30日,原生-再生短纤价差报450元/吨,较二月中旬高点下降近1000元/吨;因禁废令影响,再生短纤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再生短纤降价幅度较小,原生短纤价格低位条件下,再生替代效应较差。
3月棉纤价差走阔,有利于提高涤中涤纶的比例。
4、短纤加工差
进入三月,短纤盘面加工差震荡下行至1350-1400区间震荡,盘中最低1380元/吨。从去年至今情况来看,现货加工差通常处于1800至1200区间震荡。由于交割品棉型短纤产能增速放缓,短纤供需仍维持较好状态,短纤企业呈现高开工、低库存状态。虽然目前纺织外贸订单尚有较大不确定性,但随着国内订单生产,后续纺织厂或需集中补库,短纤加工利润有望走阔,适宜做多短纤加工差。综上,预计下个月短纤加工差有望触底访谈,关注1300关口支撑。
二、价差结构情况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短纤由远月贴水转向远月升水,由于春节前后短纤企业大量囤货,以及期现商采购,05合约升水09.但自进入三月后,由于原油拐头向下,聚酯原料随之跟跌,短纤产销持续低位,近月合约转向贴水。展望后市,纱线厂原料库存降低,目前纯涤纱原料库存平均备货26.24天,较3月18日下降2.83天,从目前开工水平推测,纱企原料备货多维持在3月底至4月中上旬,约7-15天消耗量,预计纱厂在四月份有原料补库需求,05合约有望走强。
三、观点总结
原料方面,乙二醇及PTA供应面偏弱格局还在加剧,二者在第二季均有装置投产,整体产量将有上调预期。其中乙二醇得益于亚欧套利窗口打开以及美国装置检修等因素,进口供应量小幅减少,但基于欧洲疫情再起以及美国装置重启,供应量在二季度或将恢复。
需求方面,根据隆众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本周国内主要织造生产基地综合开机率74.68%,环比上升0.53个百分点。织造整体开工水平基本持稳,虽部分常规款面料正值春夏季需求旺季。外贸环节由于海运费及疫情影响,不确定性较大,内贸订单稳定。细分到交割品短纤直接下游,纯涤纱厂来看,纯涤纱行业平均开工率在82.13%,江苏、江西部分企业开机恢复至满开状态,福建地区多数企业开机负荷维持在8成偏上位置。纱线厂持续维持高负荷开机,备货等待四月份终端订单下达。
基于上述因素,我们认为下月短纤可以围绕盘面加工成本加上(1300)-(1600)区间进行交易,以乙二醇及PTA建议区间来换算大致区间在6400-7300。
套利操作,逢低做多加工差操作,及TA105-PF105套利合约做空。
【风险因素】
(1)原油大幅波动。
(2)纺织品外贸订单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