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点评
2020 年公司业绩逐季向好,Q4 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大幅提升。
2020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70 亿元,同比增长 42.80%;实现归母净利润 1.33 亿元,同比增长 43.3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46 亿元,同比增长 1532.19%。Q4 边际改善显著。公司 2020Q1/Q2/Q3 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3.58%/3.98%/12.78%;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1.38%/-25.32%/2.4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33.95%/-21.27%/15.83%,Q4 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增速环比分别增加 30.02、40.87、1516.36 个百分点。
毛利率、净利率承压下降,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33.76%、6.24%,较去年同期变化-0.99、-2.23pct。销售期间费用率为 24.44%,较去年同期降低 0.48pct。其中,销售费用率 16.13%(-0.54pct);管理费用率 7.03%(+0.21pct);财务费用率 1.27%(-0.16pct)。
分品类来看,报告期内,民用家具、酒店家具和影视剧销售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5.18%、18.97%、26.49%,同比分别变化-1.37、-2.87、+15.23pct,其中,民用家具的床垫、软床及配套产品、沙发毛利率分别为 36.74%、35.47%、28.41%,分别同比变化-1.85、-1.62、+1.81pct。
公司软床、沙发和内销业务表现亮眼。报告期内,床垫销售收入为285,494.17 万元,占总营业收入 50.77%,同比上年增长 4.50%,软床及配套产品实现收入 142,328.90 万元,同比上年增长 37.34%,系公司改善产品,提升门店形象,同时加大广告宣传投放,实现传统渠道和新渠道双跑道销售增长所致;沙发收入 71,754.49 万元,同比上年增长 15.88%,主要系沙发产品系列的增加,国内门店销售能力提升所致;木质家具营业收入30,270.30 万元,同比上年下降 10.56%,主要系本期受疫情影响,酒店和房地产客户的订单放缓;2020 年内销主营占总营业收入的 84.90%,较上年增长 26.32%;受疫情影响,本期外销主营占总营业收入的 14.15%,较上年下降 25.74%。
持续发力研发创新,全新推出的智能床垫 Smart1 成为床垫行业拥有专利最多的一款产品,抗菌防螨产品已全面推向市场。2020 年 9 月,喜临门发布全新智能床垫 Smart1,其 SmartWave 护脊深睡系统是历时研发 9 年,内部迭代 5 代产品的成果,其中包含了 107 项专利技术,其中 8 项国际发明专利,成为床垫行业拥有专利最多的一款产品。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人类工效学实验室数据显示,在随机双盲测试中,使用该系统的用户,平均整晚翻身次数减少 50%,深度睡眠时间平均提升 17min。此外,公司于 2020年 3 月上线的首款拥有双核抗菌防螨技术的自清洁抗菌床垫,取得了美国杜邦 Intellifresh 技术在床垫产品独家授权和瑞士 Sanitized(山宁泰)授权,已通过 KOL 线上直播、专卖店线下销售等渠道全面推向市场。
与华住、涂鸦智能三方联手,紧抓酒店数字化升级的机遇,发力 B 端渠道智能家居系统和“AI 深睡生态”。2020 年 9 月,喜临门与华住集团和涂鸦智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共同发布了打造未来睡眠生态圈的战略构想,有望让喜临门“深睡体验”延展到酒店场景;同时喜临门睡眠数据也将与涂鸦智能 AI+IoT 平台打通,未来 SmartWave 护脊深睡系统将实现万物互联,促使整个睡眠场景智能化,对 C 端销售也可以起到推广和带动作用。全球已有包括希尔顿、假日等 500 多家级酒店使用喜临门产品,除此之外,公司还与宜家、美国沃尔玛、日本宜得利等众多家居巨头达成战略伙伴合作关系。
深入推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稳居各大电商平台床垫类目销售榜第一。
在自主品牌线下零售端,公司开展大商培育和霸主计划,2020 年净增加门店 643 家(含分销专卖店);在全国重点城市投入额外资源,“一城一策”
培育扶持,辅助重点客户成为当地软体品牌霸主;同时在全国 88 个城市成功引入当地家居建材头部品牌的实力大商,与公司携手发展。市场营销方面,全年开展大促活动 11 场,实现零售大幅提升,并积极探索互联网新营销模式,全年开展直播 1783 场,实现订单 4 万余单。根据公司双 11 战报显示,2020 年双 11 期间,公司在天猫、京东、苏宁全平台销售额突破 7.12亿,连续 4 年蝉联天猫床垫类目销售额第一、连续 8 年位居京东床垫类目销售额第一。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实现归母公司净利润为 3.91、5.20、6.99 亿元,同比增长 24.73%、33.11%、34.43%,对应 EPS 为 1.00/1.33/1.79 元,PE 为22.57/16.95/12.61 倍,维持“买入”评级。
存在风险
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地产调控政策风险;新品销售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经销商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