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股票流动性可能通过影响被接管的概率来影响企业业绩。Kyle和Vila认为,在噪音交易者存在的情况下,较高的股票流动性使得外部大股东更容易在不引起关注的情况下大量买入股票,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被接管的可能性。这种较高流动性带来的接管威胁可以加强公司治理,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2.股票流动性可能通过影响外部大股东对管理者的约束而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Maug认为,外部大股东是否会积极监督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以尚未反映其试图监督的信息的价格购买额外股份。如果可以的话,一旦事后采取监管行动,他们不仅可以通过所持股票的升值获利,还可以从从不知情的交易者手中购买的股票升值中获益。
流动性越高,主动监管获得的利润越有可能超过通过股份回购获得的监管成本,外部大股东越倾向于主动监管,从而促进公司业绩。与Maug的观点相反,Bhide注意到流动性越高,卖出股票时的折扣越小。当股东对目前的管理行为不满时,持有流动性较高股票的股东往往会用脚投票,而不是积极监督,这可能会导致公司业绩下滑。
3.股票流动性可能通过影响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来影响管理绩效。Edmans、Adamati和Pfleiderer都认为,只要将管理者的薪酬(如股票期权激励)与当前股价挂钩,流动性就能起到约束管理者行为的作用。高流动性条件下,持股较多的股东机会成本较低,卖出策略可信度较高。
因此,管理者会意识到,一旦他们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知情的投资者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抛售策略,这将导致股价跳水,缩小管理者自身的薪酬。
不难看出,流动性越高,管理者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越高,对促进公司业绩的提升越有利。从信息论角度理解股票流动性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基本逻辑是,股价所包含的信息会对投资决策的有效性和经营业绩产生重要影响,而股票流动性则会影响股价的信息含量和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