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所谓“流动性过剩”,通常指经济层面资金充裕,银行信贷投放冲动较强。在流动性过剩状况下,会刺激国内投资、信贷等经济指标持续上升,现阶段容易引发经济过热,从而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在国际经济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国际收支近年来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在当前结售汇制度下,央行放出基础货币进行对冲,货币供应量加大;此外,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为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央行需要通过投放人民币以买入外汇,而基础货币投放又以乘数效应扩大广义货币供给,从而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1993年以前,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交替出现,1994年之后,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基本形成。2001年以后,国际收支顺差增长持续增长。2001年至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累计3282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累计2935亿美元。
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推动着国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到2006年2月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截至2006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上升至10663亿美元,比2000年底增长5.4倍。今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到12020亿美元
在国际经济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国际收支近年来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在当前结售汇制度下,央行放出基础货币进行对冲,货币供应量加大;此外,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为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央行需要通过投放人民币以买入外汇,而基础货币投放又以乘数效应扩大广义货币供给,从而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1993年以前,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交替出现,1994年之后,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基本形成。2001年以后,国际收支顺差增长持续增长。2001年至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累计3282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累计2935亿美元。
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推动着国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到2006年2月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截至2006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上升至10663亿美元,比2000年底增长5.4倍。今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到12020亿美元

近年来,与虚拟货币相关的炒作(如ICO、IFO、IEO、IMO和STO等)花样翻新、投机盛行,价格暴涨暴跌,风险快速聚集。相关融资主体通过违规发售、流通代币,向投资者筹集资金或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其本质上属于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
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对ICO和虚拟货币交易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境内虚拟货币交易规模大幅下降,有效避免了虚拟货币价格暴涨暴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对ICO和虚拟货币交易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境内虚拟货币交易规模大幅下降,有效避免了虚拟货币价格暴涨暴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
最新回答
2025-04-28 17:29:32
2025-04-28 17:29:28
2025-04-28 17:29:23
2025-04-28 17:29:17
2025-04-28 17:29:12
2025-04-28 16:40:21